注: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
纺织品隔热性能检测,该服务由微析[检测服务专项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北京微析技术研究院检测试验室进行的[纺织品隔热性能检测],可出具严谨、合法、合规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如果您对[纺织品隔热性能检测]有任何检测报告、检测报价、检测方案等问题可咨询检测工程师,我们的检测工程师收到信息会在第一时间联系您...
服务地区:全国(微析在全国各地均有合作机构)
服务周期:5-7个工作日(可加急)
相关资质:相关合作资源可提供CMA、CNAS检测报告
服务模式:样品寄送或现场取样
服务对象: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
服务方向:科学研究、采购使用、贸易销售、生产研发
服务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外标准、并接受定制非标检测
纺织品隔热性能项目范围
纺织品隔热性能检测主要涵盖了纺织品对热量的阻挡和传递能力的评估。包括不同材质、不同编织结构的纺织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隔热效果,如常温下与高温环境下的隔热性能对比,以及不同厚度纺织品的隔热性能差异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检测,能够全面了解纺织品的隔热性能,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同时,还会涉及到纺织品隔热性能的耐久性测试,即评估纺织品在多次洗涤、摩擦等使用过程后,其隔热性能是否会发生变化,以确保纺织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另外,对于特殊用途的纺织品,如户外防护用品、保暖内衣等,还会重点检测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如极寒天气、高温暴晒等)的隔热性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纺织品隔热性能所需样品
对于普通日常使用的纺织品,如衬衫、裤子等,可直接截取一定尺寸(如 30cm×30cm)的样品进行检测。这些样品应尽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如面料的中间部分,避免边缘或特殊处理部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对于户外防护用品,如防晒衣、防寒服等,应选取其实际使用中关键的部位进行取样,如防晒衣的肩部、背部等,防寒服的袖口、领口等。同时,要确保样品的完整性,不能有破损或修补的痕迹。
对于保暖内衣等贴身衣物,取样时要注意避免选取过于靠近拉链、口袋等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部位,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是批量生产的纺织品,应从不同批次、不同颜色、不同规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代表性。
纺织品隔热性能所需仪器
热流计、红外热像仪、恒温烘箱、温度传感器。
纺织品隔热性能操作方法
首先,将准备好的纺织品样品平整地放置在隔热测试台上,确保样品与测试台之间没有空气间隙。
然后,启动恒温烘箱,将其温度调节至设定的测试温度(如高温环境下可设置为 60℃,常温环境下可设置为 25℃)。
接着,将热流计放置在纺织品样品的一侧,通过热流计测量通过样品的热流量。
同时,使用红外热像仪对纺织品样品的表面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记录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情况。
纺织品隔热性能操作步骤
第一步,对测试环境进行清理和校准,确保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稳定且符合测试要求。
第二步,将纺织品样品固定在测试装置上,注意样品的位置和方向要保持一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步,连接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等仪器设备,并设置好测试参数,如测试时间、温度范围等。
第四步,启动测试设备,开始进行隔热性能测试,在测试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纺织品隔热性能标准依据
GB/T 11048-2008《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透气性的测定方法,对于评估纺织品的隔热性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GB/T 5455-1997《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氧指数法》,通过测定纺织品的氧指数,可以了解其燃烧性能,间接反映出纺织品的隔热性能。
FZ/T 01057.3-2007《纺织品 织物厚度的测定 第 3 部分:电动轧辊式厚度仪法》,织物厚度与隔热性能有一定的关联,此标准可用于纺织品厚度的测定,为隔热性能检测提供基础数据。
纺织品隔热性能服务周期
一般情况下,纺织品隔热性能检测的服务周期为 7 - 10 个工作日,具体周期可能会因样品数量、检测项目的复杂程度等因素而有所调整。
微析服务流程





微析相关资质










微析服务优势


微析实验仪器



